2015年12月19日下午,“文澜下午茶”民俗与乡村文化主题沙龙于文澜书院举办,由原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连晓鸣先生主讲,书院副院长徐斌教授主持。各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和补充。
连晓鸣先生首先从2004年海宁“寄借庙”事件说起,进而从“什么是民间信仰”、“浙江民间信仰的特点”、“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民间信仰管理的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还结合当下“非遗热”和文化遗产传承困难的背景,提出“民俗与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敬畏与信仰,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灵魂”的观点。他论述了祠堂、庙堂与教堂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并提倡通过立法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信仰自由。
浙江省基督教协会会长顾约瑟牧师对连先生的演讲进行了点评和补充。他对连先生所讲“民间信仰是中国乡村的‘文化基因’”的观点深表赞同,并补充:基督教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它只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化的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信仰和民间文化、民间信仰并不会趋向对抗,而是趋向对话,趋向和合共生。这不只是信仰的结果,而且是社会的需要。
书院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自助晚餐和红酒,餐时部分学者继续讨论,至晚7点左右结束。